“生命天眼”论—人类表型组国际云讲坛第五讲举行
POSTED BY: 2020,09,29

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与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

2020年9月28日晚,“生命天眼”论——人类表型组国际云讲坛第五讲在线上准时开播。该讲坛由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和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承办,致力于搭建人类表型组学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的国际交流与展示平台,鼓励和推动更多政、产、学、研同仁关注表型组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

本期讲坛邀请到了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黄菊芳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观众带来题为“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与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探讨”的精彩报告。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唐惠儒教授主持了当天的活动。

云讲坛上,黄菊芳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述了生物样本库(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境内从事人类遗传资源活动的行政审批主要包含采集、保藏、利用及对外提供四类,是规范化建设生物样本库的重要前提。黄老师风趣地将完好保存生物样品的步骤比喻为把大象放进冰箱,介绍了“分布式样本库建设”的理念,从单个存贮器出发,逐渐发展到临床科室库、医院库、大型综合库,形成区域性的共享平台。随后,黄教授列举多个例子详实地介绍了样本库规范化建设及标准化管理的众多要素。

演讲结束后,黄教授还就生物样本保存有效期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主讲人简介

黄菊芳,博士,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湖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分布式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湖南省重点研发专项“生物样本与基因健康大数据研究”项目负责人、湖南省人类遗传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人。黄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损伤与修复机制研究、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研究、人类遗骸保护技术研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