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专业;1994年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军事科学院科技委主任,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发现人类7%新基因,发现系列分子进化规律,揭示中国人群系列疾病易感基因。率先研制并转让生产中国首个基因工程造血因子。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技术路线,倡导并领衔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国际“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揭示了人体首个器官(肝脏)的蛋白质组。领衔实施“中国人蛋白质组计划”,完成我国人群常见十大肿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开蛋白质组学独立完成肿瘤分子分型之先河;发现胆固醇代谢重编程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率先提出并实践“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新范式。
招生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获奖情况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人类蛋白质组组织“杰出贡献奖”和“杰出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求是奖”、“何梁何利奖”等。
代表论文
1. Jiang, Y., et al., 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ature, 2019. 567(7747): p. 257-261.
2. Xu, J.Y., et al., Integrative 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2020. 182(1): p. 245-261 e17.
3. Zhang, H.,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1p36.22 as a new susceptibility locu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Nat Genet, 2010. 42(9): p. 755-8.
4. Zhi, L., et al., Lack of support for an association between CLEC4M homozygosity and protection against SARS coronavirus infection. Nat Genet, 2007. 39(6): p. 692-4; author reply 694-6.
5. Tan, W., et al.,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de novo lipogenesis by glucose-induced O-GlcNAcylation. Mol Cell, 2021. 81(9): p. 1890-1904 e7.
6. Tian, C., et al., KRAB-type zinc-finger protein Apak specifically regulates p53-dependent apoptosis. Nat Cell Biol, 2009. 11(5): p. 580-91.
7. He, F. and S. Liu, CNHUPO: pioneer and vigorous roles for proteomics investigation in China. Mol Cell Proteomics, 2008. 7(6): p. 1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