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13日上午,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2021级研究生迎新大会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行政楼圆形报告厅隆重举行。部分导师代表、老生代表和院领导出席了当天的大会。

本次大会由2021级研究生辅导员杨迪老师主持。

典礼伊始,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副院长丁琛老师致辞。丁老师首先欢迎各位新生来到了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这个大集体,并指出表型院为大家提供了世界领先的平台和资源,因此他希望大家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多多运用这些资源,让它们成为自己的科研利器。接下来丁琛老师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的“产学研”情况,张江校区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孵化出了很多知名的药企,同时也走出了许多院士,充分说明了张江校区所具备的科研实力。最后,丁老师给出寄语,希望同学们在繁华的都市环境里要坚定内心,切记不可急功近利,将目光放长远才能在行业里立足。

教师党支部书记钱峰副教授从今天早晨的风雨说起,将其类比为科研道路上的磨难,他告诫我们科研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此外钱峰书记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踏实做好科研中的每一件事,不可敷衍。最后,钱峰书记从奉献的角度教导我们要互相团结,为党为人民奉献自我。

表型检测平台主任罗竞春教授以幽默的方式开场,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的实验平台。他指出复表院所具有的先进仪器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包括9台先进的用于高效鉴定分析蛋白质的质谱设备、20余台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其它表型的检测仪器。此外,罗老师介绍了复表院正在进行的“自然人群健康表型跟踪研究”计划,该计划将会招募大约一千个志愿者并进行两天一夜覆盖十大健康领域的表型精密测量,其目的是绘制第一张中国人的表型参比图谱。

接下来,导师代表王旭东教授讲了自己做科研多年的一些感悟。为了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与导师相处,王旭东老师使用《西游记》做了一个类比,他形象地将研究生类比为孙悟空,将导师类比为唐僧,并指出研究生应该像孙悟空一样,要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学会尊重知识、文化和老师,坚持学习锻炼自己的技能,做一个有“文化”的表院人。此外,王老师认为研究生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脚踏实地,切记不可好高骛远。最后,王老师给出寄语“做一位有故事的人,一位让自己佩服的人”。

2020级博士生谭素北作为学长代表讲述了他的科研心得与读研建议。他从科研与生活两方面给出了五条建议:一是要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基础牢固了,才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二是大量阅读高水平的科研文献,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三是要学会规划目标、稳步推进与不断更新,要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多看多思考;四是要学会鼓励自己,人生是一场超长的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五是乐观生活,保持适当的文体活动,学会与他人相处与独处。最后,谭素北学长的寄语“要想得到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深深烙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

最后胡浩然同学作为新生代表进行发言,他从自身经历开始讲述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胡浩然同学首先讲述了他的一个困惑,即“我的存在有意义吗?”,接着他讲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为人生意义提供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生的意义分为了五个层次,分别是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胡浩然同学从实际出发,理性分析了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存与安全需求,而与同学们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娱乐活动也可以满足我们的社交和尊重需求,所以我们只需要奋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无需担忧其他需求。最后,胡同学再次欢迎大家来到复表院这个大家庭,并祝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人生的意义。
迎新大会结束后,同学们在丁琛老师和罗竞春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的蛋白组平台与代谢组平台。跟着老师们的指引一路前行,规模宏大的大型实验平台逐渐在同学们面前揭开了神秘面纱,也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直观地认识到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的宏伟蓝图,以及在这张蓝图指引下每一个努力钻研的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的贡献。丁老师和罗老师的讲解浅显诙谐,幽默风趣,也引得同学们竞相提问。



很快,平台参观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依次有序登上返回江湾校区的校车,为这次难忘的张江之行画上了句号。衷心祝愿各位表型院的同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科研大理想,牢记老师们的淳淳教导和殷切期望,充分利用好表型院的优质平台,做出利国利民的科研成果,将表院人的精神发扬光大!
摄影 | 李雪娇、林锦然
编辑 | 王杰
审核 | 彭世雯